市县动态

强力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力提升供销社服务“三农”能力

  • 时间:2017-12-18

  • 浏览:223

  • 来源:

  • 作者:隆昌市供销社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17年,隆昌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内江市委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全力提升供销社服务“三农”能力,有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一、迅速行动,全力推动中央、省、内江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一)党政高度重视,率先出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中央、省、内江市陆续出台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和意见,隆昌市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组织相关部门到镇(街道)和涉农部门、基层社、专合社、农业企业调研,到兄弟县(区)考察学习,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起草了隆昌的《实施意见》,于5月2日在内江市各县(市、区)率先印发《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隆委发〔2017〕17号),6月13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隆昌市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市供销社主任等为副组长,市委、农工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的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实施意见》出台和改革重点任务推进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设立监事会、建立改革专项资金、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难题,市供销社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工作协调,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三)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分工。隆昌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对提升农资配送体系、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社、改造基层社、创建专合社示范社、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建立农业(财务)服务公司等16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确保改革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实。

(四)安排专项资金,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提供保障。2017年,市本级财政设立并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安排10万元综合改革工作经费,制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综合改革提供必要保障。

(五)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亏损挂账情况、金融债务(社员股金专贷)、职工社保等历史问题均按政策要求得到有效解决。隆昌市供销社两宗未确权登记的土地,目前国土部门正在依法开展现场指界和地籍公示,年底前将予以确权登记。

二、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夯实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

(一)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发展众诚农业、白鹤林血橙、绿嘉园花椒等6个农民专合社,社员达292户,社员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通过股权介入、项目扶持等加强指导服务。支持供销社投资入股开心花椒、白鹤林柑橘和众诚农业专合社,帮助改善生产、培训、加工、销售、储藏等设施条件,解决产、供、销等方面的困难,增加社员收入,提升经营效益和为农服务能力。

(二)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支持开心花椒合作社投资新建1个300㎡的集展示展销、网络销售、加工冷藏、培训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为农综合服务中心;支持众诚联合社投资建1个城区生鲜农产品电商体验店,购置配送车、检测设备,开展直采直供、同城配送,为全市33个成员社搭建农产品产销服务平台,满足了不断升级的城镇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

(三)大力改造和新建基层供销社。积极组织实施基层社改造,广泛吸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今年完成界市中心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更替,升级改造石碾、龙市等6个基层社,新建石碾汇农和石燕汇农供销社2个新型基层供销社;改造基层社为农服务网点30个,其中新建乡镇连锁超市3个,营业面积达到900余平方米,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巩固了供销社为农服务一线阵地。

三、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为农服务方式

一是强化农资服务保障。大力改造农资配送中心、农资供应网点、庄稼医院,加强农资储备供应,构建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农资服务保障体系。二是深化农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采取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支持企业职工承包农资经营业务。三是创新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和土地流转经营。引导开心花椒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花椒1200亩,开展育苗、技术服务、加工销售产品等半托管服务3000多亩;金土地联合社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柑橘产业;利隆农机合作社发挥微耕、插秧、收割、烘干等28台套生产机械作用,帮助农民育秧3000亩、翻地2300亩、收割稻谷8000多亩,亩均减少支出约310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拓展农产品流通服务,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

实施“互联网+供销社”行动计划,加强与超市、淘宝、“天府农场”、鹅江在线等平台对接,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引导老百姓超市、金湖“泡菜哥”、诚隆粮油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同城配送、销售特色产品;依托众诚联合社、鹅江在线和展销中心,组织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开展产销互访和消费体验活动,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4个连锁生活超市、1个日用品配送中心,1个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1个农产品电商体验店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今年销售农副产品3560万元,有效提升了全市供销社农产品营销能力,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五、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通过与合作社、村社共建等,下派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深入一线,开展结对帮扶,增强供销社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采取组建专合社、发展产业、开展培训、销售农产品等,帮助贫困村发展农民合作社8个,组织众诚联合、开心花椒、金土地果业等合作社在贫困村开展种养技术培训21场次,帮助新建花椒基地200亩、柑橘基地80亩、土鸡养殖基地1个,帮助贫困村农户销售大米、鸡鸭、花椒、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六、健全联合社治理机制,理顺与社有企业关系

一是恢复完善联合社治理机制。市编委已正式发文批准设立市供销社监事会,近期将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全面完成恢复组建工作。二是成立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充实3名骨干到社有资产管理办工作,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三是积极探索考核评价机制。为充分调动市供销社和成员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市供销社印发了《成员社绩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成员社对联合社工作评价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市供销社对成员社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成员社对市供销社工作的评价机制。

七、供销社综合改革成效初显

一是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今年预计完成商品总购进4.6亿元、总销售5亿元、行业利润160万元,社会贡献总值880万元,均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基层社建设稳步推进。升级改造基层社6个,新建新型基层供销社2个。三是服务“三农”网络体系日臻完善。改造农资配送中心1个、庄稼医院16个、综合服务社15个,新建超市4个、消费品配送中心1个、农产品展销中心1个、电商体验店1个;培训四大网络人员260人次。四是流通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供应农资4300万元,推销农产品3680万元,消费品销售额3.02亿元,回收再生资源9828万元。